7月7日,四川輕工職教集團第四屆理事會會議在我校多功能二廳召開。省決策與咨詢委員會副主任王海林到會指導并做產業轉型引領職教高質量發展主題報告,省經濟和信息化廳黨組成員、機關黨委書記周海琦出席會議并講話,省經濟和信息化廳輕工紡織處處長何開華做輕工產業發展專題報告,省經濟和信息化廳宣傳教育處處長廖衛民、省人力資源與社會保障廳職業能力建設處處長李楨、省教育廳職業教育處副處長王華等領導到會指導。學校黨委書記管永林主持會議并致辭,學校黨委副書記、院長鄧春生代表集團理事會作工作報告,學校黨委委員、副院長王開淮主持第二階段會議。四川劍南春(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四川省酒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四川省食品發酵工業研究設計院等70余家理事會單位參加了會議。

周海琦在講話中就輕工職教集團下一步發展強調,一是要抓住機遇。要認真貫徹落實黨的二十精神和省委十二屆三次全會戰略部署,緊緊圍繞四川食品輕紡產業提質倍增要求,從服務產業和地方經濟發展的更高站位去思考謀劃,進一步明確目標定位,推動創新、開放、協同發展。二是要共建共享。要發揮好平臺作用,學校要發揮好主導作用,企業要發揮好主體作用,各成員單位繼續秉持“開放、協同、共享”理念,加強合作交流,形成穩定的集團管理和運行機制,推動構建“政、行、企、校、所”協同育人模式,為食品輕紡產業發展培養一大批能工巧匠、大國工匠。三是要長遠規劃。學校不僅要牽頭建好用好集團這個平臺,更要以服務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和全省新型工業化為目標,不斷加強內涵建設,深化產教融合,突出特色和優勢,探索發展本科層次職業教育,全面推進學校高質量發展,培養更多產業急需緊缺人才。

管永林在致辭中向一直關心我校、支持集團發展的省經信廳、教育廳、人社廳各位領導,以及各兄弟院校、企事業單位各位同仁表示衷心感謝。他指出,經過十年的發展,集團成員單位達到156家,涵蓋政府部門及園區6 家、科研院(所)11家、行業協會5家、輕工企業109家、本科院校1所、高職院校4所、中職院校20所。近10年來,集團累計培養技術技能人才近10萬人,為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輕工行業提供了重要的人才和技術支持。輕工職教集團將始終秉承“縱向貫通、橫向融通”的集團化辦學思路,實施“校中有企、企中有校、校企同質、融合發展”的特色產教融合模式,專業適應產業、產業促進專業,構建產教深度融合的現代職教體系,為產教深度融合發展搭建新平臺,進一步推動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

鄧春生代表第四屆理事會作主題為“三融合”·“實體化”推進輕工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的工作報告,總結回顧了集團近五年工作取得的主要成績、存在的不足,從五個方面對下一步工作進行強調,一是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統籌協調各方資源;二是繼續深化“三融合”,提升服務中職、大學、企業、產業能力;三是繼續完善集團“實體化”運行模式,深化校企協同育人;四是繼續創新集團活動載體,增強集團運轉活力;五是加強集團品牌化運作,增強集團影響力和輻射力。

省決策與咨詢委員會副主任、原省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主任王海林在主題報告中指出,省委十二屆三次全會強調要強化教育人才基礎支撐,構建現代職業教育和技能培訓體系,體現了對職業教育的高度重視。他用大量案例說明四川產業發展對全國經濟發展的重要性,分析了四川產業高質量發展面臨的挑戰及自身特有的優勢,指出職業教育大有可為,并對產教深度融合提出了指導意見。省經濟和信息化廳輕工紡織處處長何開華、四川大學新能源與低碳技術研究院副研究員廖文杰,分別就“四川輕紡產業發展”“碳足跡評價助力企業綠色低碳轉型”等內容作了專題報告。

會議審議通過《四川輕工職教集團章程》(修訂),選舉產生了集團理事長、常務副理事長以及副理事長單位、常務理事單名單。
會上,還舉行了新成立學院揭牌、校企合作、獎學金設立儀式。省決策與咨詢委員會副主任王海林和學校黨委書記管永林為新成立的碳達峰碳中和技術學院揭牌。學校與四川省工程裝備設計研究院、義烏市跨境電商協會、舍得酒業股份有限公司、中科天衡(成都)科技有限公司、方圓標志認證集團四川有限公司、四川勤達印務有限公司等6家企業的校企合作簽約。杰出校友、勤達印務有限公司李雪總經理捐資設立了每年10萬元勤達印務獎學金。




當日下午,各二級學院、招生就業辦聯合企業及合作單位舉行了專業建設研討會、中高職銜接研討會。參會領導、嘉賓們還參觀了校史館、實訓場地等。


回顧過去,成績斐然;展望未來,任重道遠。我們相信,在省經信廳黨組的堅強領導下,通過全體成員單位的共同努力和扎實工作,四川輕工職教集團一定會在“三融合”、“實體化”上走出一條互利共贏之路!
(黨委宣傳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