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6日-7日,2023年首屆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職業教育國際化微課教學大賽決賽在重慶工商職業學院舉行。我校青年教師黃禹粟、楊揚攜作品《綿竹年畫》亮相賽場,憑借巧妙的課程設計、鮮明的文化特色、流暢的英文演講、精彩的即興發揮從強手如林的眾多團隊中脫穎而出,最終斬獲大賽中華文化類冠軍。


大賽由重慶市教育委員會、四川省教育廳主辦,重慶工商職業學院、成都航空職業技術學院、陸海新通道職業教育國際合作聯盟承辦,重慶市高等教育學會外國留學生教育管理分會和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瀾湄區域職業教育合作聯盟共同協辦。大賽吸引川渝地區88所高校參賽,共征集到389件作品,經清華大學、華南師范大學等高校的專家教授評審,其中54件優秀作品進入決賽并分獲各級獎項。獲獎作品將在國家開放大學華僑學院網站上向全球學子開放,展示川渝職業教育的精彩故事。

大賽于今年3月啟動,歷時四月,分為初賽、決賽兩個賽段。初賽階段由參賽團隊對照職業教育國際化課程標準,自行選擇主題拍攝微課視頻提交專家評審;決賽階段,晉級團隊在現場圍繞課程背景、教學對象、教學目標、教學環節、課程思政等方面進行全英文演講,并即時回答評委提問。
人文社科基礎教育學院青年教師黃禹粟、楊揚代表學校參加大賽。從初賽開始,在學校的關心下,在系部的指導下,在兄弟學院的支持下,團隊精心設計教學課程環節、深入挖掘傳統文化底蘊,創新課程教學方法、豐富課程內容內涵,為保證微課教學效果,團隊還前往綿竹年畫博物館及綿竹年畫村錄制了實景教學視頻。晉級決賽后,團隊認真備賽、刻苦訓練,最終在決賽現場展現出最佳狀態,收獲可喜戰果。


本次大賽旨在唱好職業教育“雙城記”,是成渝地區引領職業教育“走出去”培養人才、服務國際產能合作、講好中國故事的又一創新舉措。學校高度重視國際化師資隊伍建設和國際化課程培育,下一步將鞏固成績,積極參與川渝兩地職業教育國際化和數字化轉型工作,將更多特色傳統文化資源深度融入課程,在服務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國家戰略的背景下,建設更多國際化職教精品課程,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展現可信、可愛、可敬的中國形象,為增強中華文明傳播力影響力貢獻工商力量。
(人文社科基礎教育學院)